健康

健检正常却老觉得累!3系统出状况要小心

没有生病,健检也正常,却总是觉得疲累,可能是慢性疲劳作祟。

医师张家铭指出,慢性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,虽未严重到能够被确诊为疾病,但却是身体机能开始失衡、代谢开始出错、免疫系统悄悄改变的状态,只要愿意从饮食、作息、压力、运动调整,在真正生病之前,这段过渡期是可以逆转的。

基因医师张家铭指出,慢性疲劳过去常被归类为压力太大、没睡好、想太多,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。慢性疲劳是身体正处于一种发炎、代谢与能量调控失衡的亚健康状态,所谓的亚健康,是指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,是正式疾病的前驱阶段。

身体「没电」3系统有异常

张家铭表示,2025年发表的大型研究,分析了14万份血液样本,包含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与一般人,发现有超过五百项血液生物标记,在疲劳者身上出现异常,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、代谢系统、能量系统。

张家铭进一步解释,首先是免疫系统处在慢性发炎状态,C反应蛋白、胱蛋白C、白血球、嗜中性球等指标上升,表示身体长期处在备战模式,但并没有明显感染。其次,是代谢系统出现胰岛素阻抗与肝脏功能失衡,肝脏在消化、解毒、能量供应的角色已经出现疲态。最后是能量系统进入断电状态,吃进足够营养却提不起劲、动一下就喘、脑袋像被卡住,是线粒体、肝糖代谢、神经传导之间「转接失灵」的结果。

逆转亚健康3面向下手

张家铭指出,这些变化可能不会在健检报告上出现红字,但会用「累」来表达,这样的疲劳状态,不是靠撑过去或多喝几杯咖啡就能解决的,需要好好修复。饮食方面,可透过减少精致糖与加工食品,多吃抗发炎的深色蔬菜、好油脂,先菜后饭的饮食顺序来稳血糖,减少肝脏负担。

运动方面,选择身体能负荷的小量活动,如散步、伸展、缓和瑜伽,对于容易疲劳的人来说,动得巧比动得多还重要。休息方面,则要减少熬夜、过度用脑、多工工作,让神经系统有喘息空间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