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

20岁女生留学第9天跳楼身亡:电诈正批量盯上单纯的留学生

近日,一起令人唏嘘的事件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:

    一名来自山东潍坊的20岁中国女生,赴马来西亚求学,仅仅第9天就坠楼离世。事后调查显示,女孩是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,心理崩溃后走上绝路。

    留学生成“新目标”

    这名女生刚刚抵达吉隆坡一所高校,不久便接到一个自称“上海虹口公安”的电话,对方严肃指控她卷入命案,是跨国犯罪集团的嫌疑人,甚至声称她“导致一名老人死亡”。

    更恐怖的是,对方展示了一段通过AI合成的“换脸视频”,栩栩如生,令她信以为真。骗子紧接着引导她缴纳25.8万元所谓“保释金”,并强调不得告知父母,否则父母也将被牵连。

    被骗女孩慌乱之下开始筹钱,多次与家人联系但闭口不提原因。其母虽察觉不对,但因身在国内无法及时阻止。之后连续4天,骗子通过技术手段远程监控并洗脑,使她彻底与外界失联。

    最终,精神被压垮的女孩误以为自己真的害了人,又觉得拖累父母,情绪崩溃,从公寓楼一跃而下……

    她的父母赶到异国,只见到女儿冰冷遗体和一封绝笔信。

    类似案件频发

    其实,针对留学生的骗局并非个案。近年来,类似案件频频发生,手法层出不穷:

    2023年,一名中国学生在美被“伪绑架”,自己跑到深山藏匿,骗子则用其照片向国内家人勒索。

    另一名在东亚留学的女生,被“冒充大使馆”的电话骗至酒店拍绑架照,所幸及时被警方识破。

    诈骗团伙通常精通技术与心理操控:伪装身份、利用学生信息制造恐惧,长期施加心理压力并切断亲友联系,让人陷入绝望。

    据统计,受害学生多为17-22岁之间,超半数出境未满半年,有的甚至刚抵境1天即中招。

    家长和社会应警觉

    骗子利用留学生“信息孤岛”与家庭沟通障碍,加之独自在外、认知尚未成熟,极易得手。他们不贪多,往往以家庭可承受的金额骗取资金,成功率极高。

    这类案件应成为家庭教育的警钟。家长应及早向孩子普及防诈知识,增强心理抵御能力;尤其在孩子身处海外时,更要保持密切沟通,及时发现异常。

    在这个骗局花样百出的时代,唯有早教早防,才可能最大限度保护年轻人不被伤害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