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个习惯正在毁掉你的抗癌免疫力!5大营养法宝请收好
不少长期生存下来的癌患者都感慨,抗癌是一场持久的“拉锯战”。即便治疗告一段落,癌细胞仍可能随时卷土重来,因此在康复期提升自身免疫力显得尤为重要。
免疫功能会受到多方面影响,例如遗传、年龄、性别以及先天疾病等,这些属于不可控因素。而饮食习惯、运动、睡眠质量、生活环境,却是我们可以主动调节的部分。换季时人体抵抗力更容易下降,以下8个常见习惯可能让免疫力逐渐走低,需要格外注意。
八大习惯让免疫力下降
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中
吸烟和二手烟对健康的危害巨大。研究显示,中国约七成以上人群存在二手烟暴露风险,其中近16%的肺癌病例与此直接相关。
经常熬夜,睡眠不足
长期睡眠不足会干扰神经、内分泌及免疫系统,甚至影响疫苗抗体的生成,让机体更易感染。
心态消极,悲观思维
研究表明,积极调整心态能增加与免疫相关的白细胞数量,帮助改善整体健康状态。
压抑情绪,不愿沟通
善于沟通能降低血压和心率,还能提升免疫细胞数量;相反,常憋闷气会成为健康隐患。
长期处于高压环境
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感情关系,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都会让免疫力透支,疾病更容易趁虚而入。
缺乏运动,过度依赖交通工具
久坐少动的人群生病时间比经常运动的人更长。每天规律运动30–45分钟,每周坚持5天以上,能显著提升免疫细胞水平。
频繁依赖抗生素
感冒就用抗生素会加速耐药性形成,不仅无助于康复,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感染。
缺少欢笑
笑声能减少压力激素分泌,同时促进免疫细胞增加,对健康大有裨益。
提升免疫力的五个关键营养策略
营养是免疫平衡的基石。科学饮食应注重多样化,而非单一补充某几种营养素。以下五类营养尤为重要:
维生素A
来源:动物肝脏、鱼肝油、鹅蛋黄,以及胡萝卜、南瓜、橘子等橙黄色蔬果。
作用:促进抗体形成,维护呼吸道黏膜完整性。
维生素C
来源:深绿色蔬菜(西兰花、菠菜等)、山楂、猕猴桃、草莓等水果。
作用:增强抗体生成,抗氧化,保护细胞平衡。
维生素D
来源:晒太阳、海鱼(鲑鱼、沙丁鱼)、动物肝脏、鸡蛋。
作用:增强免疫功能,降低多种慢性疾病风险。
铁元素
来源:红肉、动物血液、肝脏。
作用:促进免疫细胞生成,避免免疫反应缺陷。建议红肉每日40–75克,肝脏每月2–3次。
优质蛋白与钙
来源:牛奶、鸡蛋、鱼虾、豆类制品等。
作用:蛋白质是抗体的原料,保证免疫力正常运转。推荐每日300ml牛奶、1个鸡蛋、适量畜禽肉或鱼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