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

中国人为何成加拿大「重点审查对象」?移民申请人被卡2万宗!

过去一年,加拿大永久居留(PR)与临时居留申请的「安全审查」激增,尤其对来自中国的申请者影响显著。最新官方数据显示,2024年共有超过2.1万宗移民申请被移交安全审查,其中中国申请人数量居首,超过伊朗与印度总和。01中国申请人被审查数量暴增

根据《明报》报道,加拿大移民部(IRCC)及安全情报系统近年显著加强审查力度。  

在永久居留(PR)申请中,来自中国的被转介审查个案达4250宗,伊朗紧随其后为3855宗,印度1620宗,巴基斯坦1175宗,叙利亚1136宗

更引人关注的是临时居留部分——涵盖留学生、访客及工作许可申请者,中国申请人被转介审查多达17115宗,远超伊朗(7205宗)与印度(3705宗)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想移民定居,还是仅临时学习工作,中国籍申请者都被置于「重点筛查名单」的最显要位置。

02「安全审查」背后的隐形黑箱

所谓「安全审查」(Security Screening),是加拿大移民体系中最具不确定性的阶段。  

一旦申请被「标注」,档案会被移交至安全情报局(CSIS)和边境服务局(CBSA)进一步核查,被视为潜在「国家安全风险」申请。  

联邦资料显示,安全审查触发因素可能涉及国防、执法背景、政府关联机构或某些社团网络,但近年来即使普通学者、留学生也被频繁纳入调查。部分案例中,申请人既无敏感从业经历,也未参与政治活动,却因「技术来源国」或「科研敏感领域」而长期搁置。

专家指出,这种「预防性过度筛查」正使加拿大的移民系统逐渐滑向风险标签化。受影响者中,不乏博士后科研人员与IT专业人才,形成令人费解的「越高学历被审越久」现象。

03数字背后的地缘博弈:从防恐到防「干涉」

加拿大公共安全部在最新报告中提到,中国、俄罗斯、印度和伊朗等国被列为「外国干涉活动上升的重点地区」。  

这意味着来自这些国家的申请人,特别是留学生和科研背景人士,受到更高比例的「国家安全审查」。  

移民部虽坚称「每份申请按同一标准评估」,但现实数据显示,部分中国申请者的处理时间被拖至数年之久——个体被迫停学、暂停工作,甚至家庭团聚无期。有的永久居留申请,从递交到审理超过五年仍未有结果。

而CSIS的处理能力却未同步提升,导致积压与延滞雪上加霜。

专家分析,这个趋势不仅是审查技术问题,更是加中政治互信下降下的制度反应。社会层面上,「申请延误焦虑」正在扩散到中国留学生和新移民的主流群体

04真实个案:来自中国的科研博士

来自广州的张博士,2023年底通过「快速通道」系统递交永久居留申请。她拥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,曾任职国内高校研究员。原定一年审结,没想到申请在2024年3月进入「安全审查」后便陷入沉默。

她多次向移民局查询,对方仅回复「等待进一步处理」。

「我不是国防人员,也没政治背景,为什么卡在这里?」她说。

如今,她已推迟入职加拿大实验室的机会,租赁公寓合同被迫终止,「一切都悬空了」。05集体诉讼:留学生的学业被暂停

另一个典型群体,是数十名来自中国的加拿大高校研究生,他们联合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,控告移民、难民及公民部(IRCC)学签决策歧视。

27岁的程一欣原计划2024年秋季入读UBC计算机科学博士项目,却因签证卡关整整一年,只能远程旁听课程。

「我已经交了学费、租了房,却进不了国门。移民局一句『安全调査中』,就能拖我一年?」她无奈地说。

代理律师透露,这些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、无不良记录,却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理工科背景专业。

06五年等待的「滑铁卢博士夫妻」

滑铁卢的伊朗籍博士夫妻经历同样的困境,也印证安全审查影响之深。

他们通过技术移民申请PR后,五年来一直在等待审查结果。

「我们理解国家安全,但不知道还要等多久。我们的人生完全停摆。」妻子Najafi无奈地说。

律师指出,中国申请人出现类似现象频率更高,而多数最终结果仍然获批,这显示问题不在风险本身,而在程序效率。

07法律界与社区的警讯

加拿大律师界对此趋势已连续发出警告,认为安全审查正在替代技术与经济标准,成为新的「隐形门槛」。  

几宗正在审理的联邦法院案件显示,中国留学生群体已开始以集体诉讼方式向IRCC追责,目标在于迫使其解释延误和标准不透明的问题。  

在社交媒体平台上,不少申请人吐槽:「我们不是嫌慢,而是根本不知道卡在哪里。」  

这种信息黑箱,不仅侵蚀了加拿大「公平透明」的移民形象,也让华人社群重新审视在加国身份转化的艰难路径。

08中国申请人要如何应对?

面对这一新趋势,法律顾问建议:  

  • 准备阶段应高度重视背景资料与文件一致性,包括科研领域说明和过往雇主信息。  
  • 如被告知「安全审查中」,可申请Access to Information(信息获取申请)了解案件进度。  
  • 对于工作或学签临近失效的,应尽早寻求合法延签途径,避免陷入身份中断。

也有分析认为,这轮「安全审查潮」不仅是针对个体,更折射出加中政治信任度的结构性下滑。随2025联邦预算削减与人口政策收紧,加拿大移民系统正在从「开放接纳」走向「控制与筛选」的新阶段。一年内超过2万人被卡,「安全审查」成为新移民时代的关键词。对加拿大华人和正在申请居留身份的中国公民而言,这场「安全风暴」不仅关乎手续长短,更是一场关于身份、信任与制度透明度的考验。

发表回复